违法建筑拆除后,施工队伍进场进行老旧小区整治。
召开居民院坝会进行违法建筑拆除宣传。
新华二村社区施工队伍已进场进行老旧社区整治。
九龙坡网讯(记者 黎隽融 王力 摄影报道)“偌政府须臾之间不能将此地全盘开发,那么另辟蹊径,穿新衣,戴新帽,帮居民改善环境,愉悦身心,想必也是极好的。”近日,记者走进杨家坪街道新华二村老旧小区整治施工现场,看到施工队伍已经搭起了脚手架,8栋老旧小区的整治全面铺开,居民卢韵涵从小居住在此,看到此场景,她还给记者调侃说起了“甄嬛体”。
要进行老旧小区整治,前提是必须清除掉这些老旧社区里面的违法建筑,据了解,新华二村这8栋建筑此前私自搭建违法建筑的情况十分普遍,有的业主擅自侵占小区道路、绿地、空地、业主共有的屋面、平台,修建房屋用于自住、出租。这些违法建筑不仅侵占公共区域,影响居民出行,更因材料较劣质,还时常发生砖瓦坠落砸伤行人的安全事故。
成因:需求各异导致违法建筑屡禁不休
新华二村和西郊三村共11栋房屋纳入全区老旧小区整治范围后,杨家坪街道于去年11月开始进行违法建筑拆除。一摸底,数量惊人:新华二村8栋房屋共有违法建筑户数54户,面积2000余平米;西郊三村 41、42、43栋共25户,面积近600平米。
据新华二村社区负责人介绍,这些老旧小区以前多数属于大型国企的家属区,有的则属于农转非小区,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政府监管体系还不太完备的情况下,多数居民图自个儿方便,就随便搭建起房屋来,导致今日拆除任务如此艰巨。
对于自家搭建违法建筑,居民们也有着各类“理由”,记者归纳了一下,主要有以下三大类:一类是为遮雨防漏水,部分违法建筑的户主认为是以前单位修建的房屋质量太差,屋顶漏水,自己“被迫”加盖一层以防止漏水或者遮雨,这部分业主大都位于顶层或者自搭阳台;第二类属于改善住房条件型,如居民卢某为了便于照料患病的母亲,便在小区公共空间搭建了两间屋子供母亲居住,西郊三村41、42、43栋的20多户住户则都在小区空地成排搭建起了10平米左右一间的小屋,或堆放杂物,或出租经营;第三类则属于经营需求,有少部分小区业主搭建违法建筑,用于当门面出租或者开起了餐饮店谋取利益。
整治:依法拆除一个都不能漏
“不管以何种理由私建的违法建筑,这是以满足少数人的私利损害了多数业主的利益,在依法治国的氛围下,我们都将对其一一进行拆除。”杨家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勇介绍,去年对新华二村和西郊三村开展违法建筑拆除行动后,街道和社区抽调人员组成了专项工作组,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,终于将这块硬骨头啃下。
道理归道理,但天下第一难就是拆房,且还是拆无赔偿的房。工作组连续一个月,天天上门反复与居民沟通,宣传政府的政策。居民卢某的母亲长期患病,去年住院费花费5万多元,家庭确实困难,她以无钱为母亲寻找新的居住地为由,最初不愿意配合政府的拆除行动。社区干部就天天上门为其做思想工作,得知卢某家庭情况后,工作组还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,帮助卢某一家申请到大病补偿,还帮她的母亲找到了养老的住所。“卢姐姐,你现在配合政府拆除,是政府帮你免费拆,如果今后走完程序要强制拆除,按照法规你自己还得自掏拆除人工费用。”看到工作组如此耐心细心,卢某最终放下了包袱,同意拆除。
在西郊三村社区,街道和社区先后召集居民开了2次动员大会,居民院坝会1次,向居民宣传政策,每天晚上登门拜访,宣传政策。终于曾某等3位居民代表同意拆除自己在小区空地搭建的违法建筑,紧随其后,其他居民也相继同意拆除了违法建筑。
最终,经过一个多月攻坚,两个社区共拆除违法建筑81户,近3000平方米,这才为老旧小区整治开工提供了前提基础。目前,1栋老旧住房的违法建筑已基本拆除完毕。记者在现场见到,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楼房外立面改造、屋顶落水管更换、地面管网整改等工程。经过整改后,两个社区将有崭新的楼房外观、绿化的社区环境和完善的健身设施。
后续:治违工作应以监管为主同时加强部门协作
高勇介绍,新华二村目前还有5户没有拆除,是因为违章建筑上布满了水电等管网,如果拆除这些违章建筑,还得需要天然气、自来水公司等部门通力协作配合,把管网进行移动后,才可进行拆除,不然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。
高勇说,治违工作任务重,量很大,还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配合,大力支持。
按照全区的要求,2015年要整治40%的违法建筑存量,杨家坪街道共有13个社区,2015年街道计划对新华一村社区、新华三村社区、团结路社区、天兴路社区、杨渡村社区5个社区拆除存量案件637宗,建筑面积约23400平方米,占地面积约22720平方米。
据介绍,今年杨街已印发《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》等相关宣传册子,在社区、小区制作“两违”宣传栏、巡回展出“两违”展板,以图始终保持强大的舆论声势,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、支持、配合“两违”整治的共识和合力。
同时,街道还通过设立举报邮箱、公布举报电话等途径,鼓励、奖励群众投诉举报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、制止“两违”行为的良好局面;并按照“露头就打,出土就拆”的要求,对新增“两违”案件建立“专户”,落实专人跟踪督促,做到发现一起、制止一起、拆除一起,确保按期拆除销号。